近半年,新消費品牌融資消息幾乎聚集在長沙這座新一線城市。從茶顏悅色、文和友、三頓半到零食很忙、盛香亭、墨茉點心局,這些新消費品牌的崛起,讓所有人都對這個城市充滿了好奇:為什么長沙能誕生出這么有趣的品牌?
我們與其去問為什么長沙能冒出這么多品牌,不如問為什么偏偏只有長沙能夠孕育出這些熱門消費品牌?
新消費品牌的生長除了需要受到消費者歡迎之外,同時也離不開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而這兩點,長沙全部都有。
國家發改委最新公布的《2020年中國營商環境城市評價》報告中。長沙市在2020年中國營商環境評價表現優異,營商便利度得分80.88分,中部地區排名第2,是2020年營商環境提升最快的10個城市之一。
01
政策環境
2017年,長沙GDP過萬億后,便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發展經濟的“先手棋”。
去年,長沙以“雙對標”和“指標長”制度為抓手,一手抓政務服務便利化改革,一手抓營商環境法治化建設,全力打造“中部標桿、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長沙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增強、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得到充分釋放。
市場消費環境
餐飲業態作為消費品中的重要構成部分,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人們最基本的生活愉悅程度。
即使在超一線城市,購物中心要存活,餐飲零售業態也要至少占據三四成以上。所以消費升級最初的號角,往往都是從餐飲業打響的。
而對于餐飲業態來說,長沙就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溫床”,長沙消費者對于“好吃”的渴求,讓他們無論是商超還是小巷子都能精準找到真正的美食。而這些誕生于新消費時代下的美食,都經過了長沙消費者反復檢驗,才成功出圈。
除了長沙人新消費抱有友好態度,長沙政府也對新事物有著超前的包容性。長沙是一座能夠把“歌廳文化”放進政府官網的城市,也是第一個發布“夜間經濟”的城市。這個詞在2020年興起,但實際上長沙卻在2017年就開啟夜間經濟浪潮。
所以,長沙對于新消費的態度自然是更開放的,一家企業或者說一個行業,如果能夠擁有政府的親近,那發展肯定是走在最前線的。
02
人文環境
行業振興的背后,也得益于房價的洼地效應,它讓產業結構更趨健康。
數據顯示,長沙現在是全國所有大城市里房價和收入比最低的城市,一個普通家庭工作6.2年就可以買100平米的房子。在全國大中城市中,長沙經濟總量排名第15位,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排名第11位,但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卻排在第64位。
長沙財政對土地的依賴不到40%,有效避免了經濟社會發展被高房價綁架,同時也倒逼政府通過發展實體經濟來開辟財源。
較低的房價給長沙帶來的不僅是開辟副業,還有眾多人才,當城市吸納人才就業創業時,也會激勵地方政府改善治理并創造友好的營商環境。
多方面的原因造就了長沙親商的營商環境,進而促成了消費升級,讓文和友、茶顏悅色等品牌也在此落地生根,成為下個階段促進這座城市騰飛的外在驅動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