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晚間,貝因美公告稱,基于對目前資本市場形勢的認識及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計劃自首次增持日起12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近期,包括貝因美在內的乳業股跌幅巨大。10月22日以來,申萬食品加工制造指數累計下跌17.41%。期間,貝因美、伊利股份、光明乳業、貝因美都曾跌停,短期跌幅較大。而自10月22日以來貝因美累計下跌27.68%。
三季報業績不如市場預期是乳業股回調的重要原因。10月22日晚間,三元股份(行情,問診)發布三季報不及預期,成為此輪乳業股下跌的直接導火索。三元股份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8658萬元,同比下滑261.27%,并預計全年可能有較大虧損。
貝因美雖然前三季度業績依然耀眼,凈利潤同比增長64.28%;但三季度單季度凈利潤同比僅增長8.19%。而伊利股份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7.78億元,環比下降38%。唯獨光明乳業表現出色,三季度單季凈利潤創近年新高,達到1.6億元。
原奶供應不足、價格上漲,成為乳業股三季度業績不佳的主要原因。三元股份三季報稱,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受原輔材料價格上漲因素,生產成本同比增加及受市場因素影響,公司產品銷量增長放緩。乳業股前三季度毛利率均有下降。三季報顯示,相比半年報,三元股份、伊利股份、光明乳業三季報毛利率分別下降1.34、1.6、0.38個百分點。
產商下調產品價格也是影響三季度業績的重要原因。7月份,貝因美對公司嬰幼兒配方奶粉主要品項標準出廠價下調5%-20%。與此同時,多個外資品牌下調奶粉價格。分析認為,貝因美三季度業績低于預期主要原因是受調低價格的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