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犯罪代價輕 臺食品安全何曾“不純砍頭”

中國新聞網
2013.11.01

臺灣《聯合晚報》30日刊載社論指出,現行的臺灣食品安全管理法規罰則太輕,執法又不嚴,才是讓不肖商人敢于一再為惡的誘因。只有重罰是嚴懲惡商的手段,還必須配合嚴格執法,讓這些廠商知道法網恢恢。

文章摘編如下:

食品安全問題頻傳,從油品到肉品,幾乎一日一爆,甚至還有許多未爆彈。臺灣當局向黑心廠商宣戰,除了祭出重罰,更將投入龐大人力。但這是一場持久戰,關鍵是必須提高商人為惡的成本,并設法落實從業人員的自律,才可能打贏這一仗。

臺灣大統事件引發民眾聞油色變之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知名王品集團旗下燒肉餐廳驗出牛肉含瘦肉精齊帕特羅,又讓消費者陷入另一陣恐慌。臺灣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江宜樺29日在立法院宣示,將徹查超過3000種獲GMP認證食品,預計三個月內檢驗完畢;針對進口違規肉品的進口商,也將100%查驗。

一時之間,當局必須為食安把關的工作,千頭萬緒。這還不包括31日公布對190多件市售油品的抽驗結果,衛福部長邱文達已透露,其中約30有一些異常,且名單中可能包括知名大廠。此刻當局集中資源保障食安,當然是施政要務,但光靠政府查緝、認證,只會事倍功半。若依江宜樺的宣示,既要全面徹查超過3000種獲GMP認證食品,又要對違規肉品進口商100%查驗,再加上市面上充斥各種偽禁藥,就算包括江在內的全體公務人員都投身加入查驗,恐怕也難全面防堵,只會疲于奔命。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殺頭的生意有人做,這是老祖宗的經驗談。坊間賣蜂蜜的店招,寫著大大的不純砍頭,卻被檢驗出許多都是人工果糖,從沒人真的被 砍頭,連重罰都少聽聞?,F行的食管法罰則太輕,執法又不嚴,才是讓不肖商人敢于一再為惡的誘因。日前的塑化劑被法官輕判案例,更讓消費者失去信心。如今當局研擬祭出重罰,不僅要罰得重,更要罰得痛,最重要是必須將違法代價提高到業者不敢以身試法的地步,才可能從上游切斷黑心食品制造。

 如媒體所言,婆婆媽媽們不是貪小便宜,只是要經濟實惠,信譽毀于一旦。只有重罰是嚴懲惡商的手段,還必須配合嚴格執法,讓廠商知道法網恢恢;甚至應大幅提高檢舉獎金,讓員工、業界彼此監督。但愿還有機會恢復臺灣的食品安全招牌。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中國新聞網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yiren22亚洲综合|人妻有码中文字幕|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国产乱理伦片A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