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慶)傳統產業升級與電子商務論壇。 首席記者 李靖 攝
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化商會副會長、煌上煌集團總裁 褚建庚 首席記者 李靖 攝
1號店副總裁 郭冬東 首席記者 李靖 攝
華龍網10月30日18時50分訊(記者 周夢瑩)距離電商們的狂歡節“雙十一”僅有十余天時間,也許不少網民在網購時,會增加一個購買類別——生鮮食品。今天下午,在第五屆國際服務貿易(重慶)高峰會的傳統產業升級與電子商務論壇上,對于國內近兩年才開始興起的生鮮電商,專家們除了在原料采購、平臺搭建、融資納賢等方面分享經驗和建議外,更提出電商涉水生鮮市場,覆蓋完備的冷鏈是重要環節,尤其應做好“最后100米”。
盡管生鮮電商是一個新興的產業,但仍受制于一定的條件,褚建庚認為,生鮮食品屬于農產品,存在生產周期長、標準化程度低等問題,特別是下游冷鏈物流是其短板,這也讓保質期最短的生鮮產品成為電商領域最后一塊難啃的骨頭
“電商可以考慮采取買手模式,直接與原產地進行合作,或者自建基地。”褚建庚表示,尤其是對于冷鏈物流而言,電商要覆蓋到距客戶最后100米的距離。
對此,與會的順風優選市場總監楊軍表示,最開始做生鮮電商,也是借用的其他企業的冷鏈,但目前已是通過自己的物流進行冷鏈配送,并且還將對外界開放,“現在順風優選在生鮮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采用冷藏箱,最后100米使用冷藏包。”
與會的專家們普遍看好重慶市場。1號店副總裁郭冬東表示,由于生鮮食品目前是以中高端市場為主,因此今年會主要覆蓋北上廣深等城市,但明年將會把生鮮食品配送發展到重慶,并期待能有更多的重慶特色生鮮入庫上架。
B2C企業1號店如今售賣的產品中,保質期只有14天的進口牛奶、順風優選的生鮮產品占到其銷售額的近40%、僅一個月售出的荔枝就達500余噸……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化商會副會長、煌上煌集團黨委書記兼總裁褚建庚談到,2012年無疑是中國生鮮食品電商元年,京東、阿里巴巴、1號店、順風優選等相繼發力生鮮市場,雖然還沒有達到井噴狀態,但已然處在爬坡探索階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