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在下達的牛初乳禁令中明確指出牛初乳禁止在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使用,9月起也將不得再生產銷售。曾經作為“21世紀免疫之王”的牛初乳也曾一度受到媽媽們的熱捧。禁令下達后,記者再次走進超市進行走訪,當被問及是否知道牛初乳即將退出嬰幼兒配方食品領域時,很多受訪者均表示不清楚,甚至表現尤為驚訝。
何為牛初乳
衛生部在發布的“專家就嬰幼兒配方食品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制品事答疑”中指出,牛初乳是乳牛產崽7天之內的乳汁,屬于生理異常乳,其物理性質、成分與常乳差別很大,產量低,工業化收集較困難,質量不穩定,不適合用于加工嬰幼兒配方食品。
長期食用牛初乳對嬰幼兒健康影響的國內外科學研究較少,缺乏牛初乳作為嬰幼兒配方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資料。同時,不少專家擔心嬰幼兒配方食品中若加入含激素量高的牛初乳則可能不利于嬰幼兒健康,國際上也并沒有允許將牛初乳添加到嬰幼兒配方食品中。我國進口的牛初乳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但澳大利亞將牛初乳作為補充類藥物管理,新西蘭則規定添加牛初乳的膳食補充劑類食品不得用于0至4個月嬰兒。因此,專業醫師提醒市民,切莫輕信商家的“牛初乳營養價值高,促進寶寶成長發育”的噱頭,一定要謹慎為寶寶選用配方奶粉。
牛初乳將退出嬰幼兒配方食品
不久前,衛生部這一牛初乳禁令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在這之前很多媽媽青睞于牛初乳,很多嬰幼兒配方奶粉中也號稱含有牛初乳,并宣稱能“顯著提高寶寶免疫力,構建抵御病毒的萬里長城”,售價也比普通奶粉貴上許多。實際上,有專家指出,牛初乳對小牛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但對幼兒不一定能產生免疫功能。而且,牛初乳產量是非常有限的,參次不齊的相關產品中真正成分含量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因此建議市民慎重選擇。
雌激素含量高成退出原因
業內人士稱,牛初乳退市,可能與牛初乳激素含量高有關。衛生部官網上一份資料稱,一般情況下,牛初乳的雌激素水平較高。奶牛產后0-2天的牛初乳雌激素含量為一般乳粉含量的10倍以上;第7天的牛初乳雌激素含量則為乳粉的5倍左右。
衛生部專家稱,長期食用牛初乳對嬰幼兒到底有無健康影響,國內外科學研究較少,難以作出準確評估,所以無法制定標準。目前,全球多數國家均力爭不在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添加牛初乳成分。
嬰幼乳品"貴族"牛初乳 不再生產銷售將退出歷史
2012.08.19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