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準確評估對環境的影響,重新利用水果和谷物加工中的副產品,是可以促進食品企業可持續性發展的。
谷物和水果在加工中產生了相當多的副產品。英國倫敦機械工程師學會最新估計,全球所有加工食品的35%-50%或12-20億噸被浪費了。其中一部分是食品加工中的副產品。為了彌補這種情況,一些科學家們發現了契機去開發生態高效、創新型的可持續加工,從廢物中生產新的食品或飼料。包括健康的‘即食’水果軟糖、果汁和富含香蘭素的松脆柑橘味小吃。
這種方法是由NAMASTE項目研發的,該項目由歐盟資助的研究財團扶持,并與印度合作伙伴共同研發。該項目的歐盟科學協調員Fabio Fava表示:“目前為止,我們開發和評估的程序已經獲得了一些生物活性分子和成分,以評估新產品配方的質量。”Fabio Fava還是意大利Bologna大學工業及環境生物技術的教授。在歐洲,該項目的研究對象是小麥麩皮和柑橘副產品。在印度的研究對象是米糠和芒果、石榴的副產品。
該項目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位于印度阿薩姆邦省賈哈特基地的東北科技研究所已經制成了15種鯉魚及觀賞魚的飼料。印度的其他合作伙伴也開發了果醬、餅干和健康飲品,不久的將來,菜單上還會出現零食卷。同時,歐洲同事從糠麩加工的副產品中生產高純度的香草醛,這些糠麩中含有天然阿魏酸。其他人則研究如何將麥麩變成擠壓的早餐小吃。歐盟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利用柑橘產業的副產品生產果汁的可能性。
其他專家仍有質疑:從環保的角度看這是不是提高食品加工副產品的最佳方法。位于瓦赫寧恩的荷蘭咨詢公司Food Valley NL的高級項目經理Frances Fortuin表示:“層疊原理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最好的選擇就是開發副產品的最大利用價值。”
沒有確切的結論表明,開發谷物和水果副產品比用它們做再生能源或土壤肥料對環境造成更大的影響。盡管Fava聲稱具有可持續性。他說:“我們將副產品轉化為配料,然后進入食品生產中,這個過程比能源或肥料產生更多的價值。然后將食品加工中的一些原材料再返回到相同的流水線中。”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是,該項目是否能真正促進食品加工的可持續發展。一些專家,如英國格林威治大學自然資源研究所主任Andrew Westby認為,這個項目具備開發的積極性,能讓人們利用這些副產品,否則它們會被丟棄。然而他告訴youris.com:“水果和谷物種子在種植過程中就已經消耗了水和農業投入等資源,在評估這個項目的可持續性時,不應忽略這些因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