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警告說,飲食中較高的鹽攝入可以增強,甚至引發破壞性的自身免疫反應,該反應可能會導致多種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癥(MS)。
飲食中過量攝入鹽可以導致大鼠發生一種更嚴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實驗室對一組涉及觸發和維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細胞進行的研究表明,攝入過多鹽會引起“更具侵略性”的免疫反應。
這些發現來自幾組科學家同時發布的數據,它們源于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早期實驗研究(培養細胞和老鼠)。來自耶魯大學醫學院,哈佛醫學院,布里格姆婦女醫院和博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都把膳食中的鹽同更激烈的自身免疫反應聯系起來。
耶魯大學的David Hafler 教授說:“這些疾病不單單是不良基因或環境影響所致,而是一種基因和環境之間的不良相互作用導致的疾病。”David教授曾發現,把鹽加入小鼠飲食中會誘導產生一種與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的T細胞,而飲食加入食鹽的小鼠發展成一種更嚴重的MS動物模型,被稱為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
此外,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鑒定出參與對鹽應答反應的關鍵分子途徑,而且博德研究所概述出調控這種自體免疫反應的基因的調節網絡。
自身免疫性反應
將各項研究成果綜合在一起時,專家們表示知識面得到了大大擴展,即更多的了解了關于一種影響自身免疫反應的免疫細胞——被稱為輔助性T 輔助細胞17或Th17細胞——如何發展,以及它們的生長是如何影響其他參與免疫系統的細胞的發展。
研究人員使用細胞培養實驗還表明,增加氯化鈉可劇烈誘導Th17細胞,Markus Kleinewietfeld 和Dominik Müller解釋:“在鹽濃度升高的情況下,該細胞的增生速度可比通常條件下提高十倍以上。”
他們解釋說,在新的高鹽條件下,Th17細胞進一步改變它們的細胞因子譜,使它們變得更具侵略性。
耶魯大學學者的研究結果也表明,高鹽飲食小鼠神經系統中的促炎性Th17細胞數量急劇增加。
評論